查看原文
其他

粤语流行曲(四)| 黄霑:多元与矛盾兼具的粤语乐坛(下)

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
2024-09-11

点击蓝字  //  关注我们


“语言资源快讯”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,而是公众号管理者,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,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!



多元与矛盾兼具的粤语乐坛(下)



3. 分众社会与大众共识



80 年代中期开始,香港人开始进入“分众”社会。大部分社会学者都有类似的观察。吴俊雄和张志伟在《阅读香港普及文化》一书论“潮流与文化身份”部分的 《引言》说香港人在 80 年代中期,强调“感性消费”,人人追求别树一帜的个人风格,开始尝试摆脱划一化消费,来显示个人品味。而与此同时,社会似乎又有种共同意识。大家对现象满意,为身为香港人而深感自豪。人人强调自由选择,努力消费,而极快地对事物生厌,令潮流流转异常频密。但在潮流兴起的时候,却唯恐落在人后,一窝蜂地狂热追捧。好像80 年代香港人流行出外旅游,往往在长假期有近百万人同时离港

 






“分众”社会令流行音乐乐坛出现另一阵乐队潮。当然,组织乐队在香港并非新鲜事。但在此之前,乐队是唱欧美流行曲的,对本港乐坛的粤语流行曲创作,并没有直接影响。80 年代中叶兴起的乐队潮流,却是以创作粤语歌曲为主,他们未必一定自己创作,但却有几乎固定的创作班底。例如 Raidas多数由林夕写词,“达明一派”是陈少琪和周耀辉,“太极”就主要用因葵等。这些乐队的崛起,为香港流行音乐注入生力军,令音乐文化多了一些比较与前不同的歌曲。他们的歌曲,在题材的选择和写法,和主流歌曲不太一样。不过,新意象新手法之余,乐队歌曲旋律比较生涩,歌词也较多沙石。但这些歌曲,善于捕捉青年人的孤寂感,于是亦颇受欢迎。当然,销量难与偶像级的天王巨星比,但至少,造就了刘以达、黄耀明、黄家驹、黄家强、刘卓辉等上面提过的一批创作新血。这群当年新人,后来对香港乐坛,也贡献良多。

 










乐队组合,除了个别例外,多数合久必分。中外俱如此,因此今天仍在乐坛活跃的,只有 Beyond 等一两队。其他即使实力不差的如Chyna或蓝战士(Blue Jeans)等都早已解散。本来水平有限的,更经不起市场冲击。有个别研究流行音乐人士,对“另类”音乐独具好感,其实,以本文作者的意见,这些“另类”乐队中,不少乐手的能力未够职业水平。业余活动,志同道合,视作联谊无妨。但一旦要和专业水准的职业歌手相比,便未必可以争胜。市场经济,在很多层面上极公平。质高者胜,质素差的,无论如何“分众”、“另类”,都难持久。本文限于篇幅,只能对好景未长的乐队潮有简单的概括论述。



4. 滔滔两岸潮和我的中国心


滑动查看更多






1984年,张明敏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盛大的“春节晚会”,会上唱出王福龄作曲,黄霑填词的《我的中国心》。这首歌,马上走红,全国传诵,张明敏成了红人;歌曲也屡屡得奖,大获好评。歌词写的本来是海外华侨心态,但在香港,全无声息,却在国内,红极一时,令国内文化部门,开始对香港歌曲稍有改观。虽然“四个现代化”国策,和经济开放,令大陆市场充斥着香港流行歌曲,但因为意识形态影响,国内某些部门仍然态度保守,只有和香港接近的广州才知道,门户既然敞开,就无法再把香港普及文化拒诸门外。然后到上海电视台播放“无线”连续剧《上海滩》,主题曲风靡上海,人人用上海腔唱“浪奔、浪流”,香港普及文化潮才深入内地,真正登陆祖国。不久后,谭咏麟的《爱在深秋》,张国荣的《Monica》,徐小凤的《顺流逆流》,张学友的《爱慕》纷纷北上。而香港歌手,由罗文一马当先,在1985年衣锦荣归,率先于广州举行七场个人演唱之后,跟着叶振棠、李龙基、陈洁灵、张德兰、梅艳芳、奚秀兰、叶丽仪、仙杜拉、汪明荃等,轮流回归。盒带的销数,达至惊人地步。

 














香港歌星除了北上之外,也常常穿梭台海,飞赴台北演唱。这时的香港电影,又有新局面出现。徐克、吴宇森、程小东的《上海之夜》,《刀马旦》,《英雄本色》和《倩女幽魂》不但香港叫好,在台湾都卖座,片中的国语版插曲开始在台湾流行。晚风》,《躲也躲不了》,《当年情》,《黎明不要来》等歌,都颇受欢迎,并获提名《金马奖》。这时,港台两地音乐人交往开频密,经香港回祖国的不少。罗大佑、李宗盛、齐秦、蔡琴等人的歌,如《之乎者也》,《大约在冬季》,《恰似你的温柔》 等国语创作,在港开始也很受欢迎。这是先前《橄榄树》,《酒干淌卖无》,《龙的传人》等国语歌曲余威带起来的。台湾的新一代作曲人在民歌和校园歌兴后,作多方面尝试,到了八十年代中叶开始成熟。碰上香港乐坛唱片生产量激增,歌曲需求量大,求过于供,于是大量改编歌 (cover version)又应运而生。像1986年第8届“十大中文歌曲”,十首金曲之中,有七首是外语歌改编。台湾国语歌可说是来得合时。国内歌曲如崔健的《一无所有》,王虹的《血染的风采》此时亦传入。毛阿敏、韦唯、那英等国内歌手都纷纷来港演出。不过,因为风格仍然保守,一时未为港人接受。

 










本来,香港地处海峡两岸中间点,正好在两地交往,做交流的中介,如果能够成事,会是大中华音乐界的完美组合。可惜,只有地利,却另有其他因素,令这完美结合,没有发生。


 

(此为黄霑2003年博士论文《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:香港流行音乐研究(1949-1997)》之一节,标题为《多元化发展》,个别体例本刊做了改动)





图片 | 网络(侵删)

本期编辑 | 王怡美

本期审读 |燕妮

责任编辑 | 甘于恩

投稿邮箱:jnufyzx@163.com



精彩推荐:

粤语流行曲|黄霑:许冠杰流行曲的特点与不足

粤语流行曲(二)| 黄霑:十年乐坛缤纷灿烂(连载)

粤语流行曲(三)| 黄霑:粤语流行音乐新地位的确立(连载)

粤语流行曲(四)| 黄霑:多元与矛盾兼具的粤语乐坛(上)



(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,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,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。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,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,积少成多,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。谢谢各位!)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语言资源快讯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